2009/08/21

为何最贵的中华香烟是软的?

市场策略:
抽烟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,在最贵的那些香烟中,软盒的居多,比如中华烟,(多年前的行情)硬盒的48,软盒的68-88不等。为什么?
从技术上看,软盒容易压扁弄皱,由于封口撕破后无法关闭,烟还容易撒出来,缺点不少,唯一能想到的优点是,抽掉一半后放在口袋里没那么鼓;而制造成本上, 软盒也比硬盒低。
我的解释是:软盒烟卖的贵,正是因为它的那些缺点,使得它可以成为区分身份的有效标识,而高档烟价格中的很大部分(个人认为大致是超出20元的那部分), 所对应的商品,就是身份识别符号。
试想,如果你是一个整体干体力活的蓝领工人,或者是整天忙忙碌碌、跑来跑去的白领职员,你不得不随时把烟揣在兜里,你就很难保持烟盒的挺括整洁,你就不得 不忍受断裂、压扁、皱巴巴、甚至弄湿的香烟,除了一小撮以这种皱巴巴香烟为情趣的异类分子之外,多数人会将此视为不便且不愿忍受。
我们知道,制造身份符号的要点在于难以模仿,于是,“能保持软盒烟的挺括整洁”便成了身居高位或有闲阶级的标识,尽管这一符号远不如别墅名车那么显著有 效,但因为它的廉价和高爆光率,还是颇受青睐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高跟鞋、拖地长裙、长指甲、很容易弄脏的白手套、难以维护的丝绸服装……(当然其中多半已经过时了,欢迎提供新例子)
那些兜售奢侈品的商家,绝不会宣传其产品简单易用,易于维护保养,这些优点是留给大众消费品的。
一个稍显复杂、我还不能肯定的例子是素食、节食和瘦身运动,干过体力活或其他辛苦工作的人可能会同意:在一天劳累之后,你是很难抵御一番畅饮和大快朵颐 的,控制食欲、清淡饮食、素食、节食,这些对于工作繁忙的人,是很难做到的,相反,职场的压力和烦闷还经常导致贪食多吃,相比之下,不必工作的居家师奶和 游手好闲的富家少爷小姐,则有很好的条件修身养性,或许这正在成为一个新符号。
ps. 这是一个心理学解释,不是经济学解释,至少不是主流经济学解释。

2009/08/20

胡思乱想 盲打

这几天纯粹是在浪费生命,每天忙忙碌碌,却鲜有收获,每当这种情况发生,自己就有些失落。自己仿佛时时刻刻都在被一种力量催逼这前进,一旦自己走慢了,就感到压力向自己袭来。我无法忍受那种恬淡的人生,虽然自己尽量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安详,因为当下自己认为唯有每日精进,不虚度年华才能换得一日内心的平静安详。无论成功还是失败,是否尴尬,只要能获得生命的提升,自己就会很安心。“一日努力工作,换得一夜安眠。”正是这种精进的人生态度偶尔会让自己陷入莫名的惆怅中。

自己一直在维持一种生命的平等。前面我曾经表述过:宇宙中就没有平等这个概念,平等是完全的人造概念。人类与茫茫的宇宙相比譬如微尘,却要求宇宙为自己创造概念。这是何等的不自量力?那么人为什么要追求平等,热爱平等,渴望平等?我认为那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恻隐之心,是文明在智慧生物身上的烙印,是生物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自然法则的反抗和叛逆,是改造自然的行动。可以说,虽然它们可能并真实存在,对正义,平等,自由等普世价值的追求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,因为它们是善的美的。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人对真善美得追求起源于智慧的源头。在当今的中国,我们更应该追求平等,自由,民主等普世价值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,致力在道德和良心的基础上重建社会和国家,推动中国社会的和平转型。

写到这里我有想起了一句话:“中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,就要求她的国民都是梦想家,不断用未来的大的美梦取代一个个噩梦。”虽然在现在的中国社会这样理想化的人有时甚至生活的不如“与世同浊”的人,但每一个时代都有梦想家,都有甘心匡扶正义之豪杰,而正是这样的人最终改变了世界。就如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,随身处乱世依然心怀家国天下和济世理想,在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革命中挽救了风雨飘摇中的中国。这样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的人,永远都是赢家。

明月先生在他的著作《明朝的那些事儿》中告诉我们,他的一位老师曾告诉他:在你踏入社会后,会丢掉很多东西,但惟独这两样东西不能丢,一样时理想,一样是良心。我相信,很多人已经丢了理想,(请见我的文章《梦想曾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》)良心也在随着社会的沉沦渐渐瓦解掉。当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,希望用犀利的笔唤醒沉睡的中国国民。当代的中国也需要这样的人,“铁肩担道义,布道天地间”用赤裸裸的事实砸醒沉睡的国民。

今天晚上吃晚饭回来的路上,那个萦绕在我心中已久的想法重新蹦了出来。柏拉图说过:“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”。我有时却宁愿自己是“双倍的无知”。有着十三亿号称勤劳勇敢的人民的中国向来不缺人才,庞大的人口基数造成在中国即使是顶尖的天才往往也有很大数目。无怪乎世界知名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,除了看好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外,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国有着大量一流的智力资源。有人调侃:西方人偷完我们的劳力后偷我们的智力。但是稍加分析可以发现,在中国崭露头角的杰出人士占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西方国家,甚至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和台湾。更打击人的是这样的两个事实:1:研究表明,中国学生的智商要高于白人。(具体数据待查)2:在国内很平庸的人出国后却能大放异彩,美国的华裔成为技术精英的比例远高于白人种族,这种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的事实值得我们深思。我们的国家给我们干了什么?我们的教育对我们干了什么?我们的社会环境对我们干了什么?更深层次的:我们的文化对我们干了什么??这里的每一个问题详细解答起来恐怕都得写成几本专著,这里我就简单说说:我们忤逆人性的集体主义文化戕害中国人。知道自己无知的人,往往思前想后,不敢进取;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人往往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,敢于挑战权威,坚持观点,而崇尚个人主义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又会容忍这种人的存在。

中国向个人主义转型遇到体制阻力。中国一党独大的政治体制不利于国民个性的充分张扬。

哪里有自由,哪里就是我的祖国。

有人又开始拿爱国说事儿。我要问,你为什要爱国呢?难道你生在哪里就要爱哪里吗?照此逻辑:你生在山清水秀的某某村,你爱某某村;某某村有时属于叉叉县,你爱叉叉县。假如叉叉县要在某某村建一座高污染的冶炼厂,你会同意吗?你爱某某村,为了村子的利益,你要坚决反对自己的家乡被冶炼厂污染。你爱叉叉县,那么你要同意建厂,因为那样会给整个叉叉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,整个县的人民都会受益。这时,当局的宣传机器往往这样说: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,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,当小集体利益与大集体利益相冲突时,小集体要服从大集体······因此,某某村整体就被服从叉叉县的利益了。某某村也往往会得到上级的表彰。但是,一:你爱了叉叉县,却背叛了某某村。二:你爱叉叉县是因为某某村属于叉叉县。这就得出了逻辑上的谬论。所以说,上句加粗的话是经不起逻辑推理的。如果把故事的某某村改成某某市,叉叉县改成叉叉国,也是一样的逻辑。

退一万步说,假如就算是应该对更大范畴的故乡怀有比小范畴的故乡更多的爱,那么我当世界公民,我爱整个世界,岂不是比爱国更伟大?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理想背叛祖国岂不是振振有词,言之有理了?爱全人类和爱国相比孰轻孰重?答案显而易见。所以奉劝有些人不要在拿爱国说事儿了,包括说爱“和爱国本质上是一样的”那个东西。

2009/08/17

我为什么不看好声音微博客

最近一个朋友更新推特说:建议建立声音推特,具体方案是用户想发推时对着麦克风喊,麦克将录音传到声音推上。我不认为声音推特是一种实用的想法。首先:说 话比打字会消耗更多的能量,除非对自身的吸引力足够强,人类本能的惰性会阻碍用户使用声音推。次之,人都需要安全感,而声音比文字更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缺 点。出于对自身隐私的保护,声音推的用户数至少现在不会太大。引导公众接受声音推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,无足够经济实力、影响力的小公司很难做得来。而具备 实力的公司,尤其是中国公司往往又不会冒如此大的风险。最后,公众对声音推提供的功能有强烈的需求吗?声音推的优点不可以使用其它已经存在的服务代替吗, 比如说播客、视频网站?这又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。
我的解决方案:放弃声音推,建立图片推。好处有三:一,图片比文字更容易承载使用者感情,表达更多内涵。二,设身处地想,用户几乎都认为图片推很有趣。 三,图片模版的个性化定制有着巨大的增值服务空间。

2009/08/07

中了夏夜的毒

海角天涯,月撒银滩,树影婆娑,浪拂轻舟——题记

在夏夜里 和几个朋友相约海边
听听涛声 看看星辰
旁边有野味美酒助兴
真是人生难得的惬意时刻

看着孩子们在海边打打闹闹
尽情的玩着沙子和贝壳
破坏其他小朋友精心垒砌的沙堡
合伙捉弄可怜兮兮的小螃蟹
对浅滩里的鱼儿围追堵截··· ···
——那么熟悉哟~
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
回到了生命最本源的状态

远处的夏虫嘤嘤名叫
近处的海浪咿咿私语
一顶顶帐篷散落在金色的沙滩
摇曳的烛光透过帆布膨胀出温馨的色彩
仿佛被点燃的灯笼
五颜六色的 雀跃地映照人的脸庞
大人们三五成群聚坐
让笑语填满夏夜海边的空气
兴头上的朋友 举起酒杯
邀请邻座的人一起举杯共饮
相逢何必曾相识
是这夏夜的的浪漫时光让我们结缘
既然明天就可能各奔东西
那就让我们珍惜今晚短暂的相聚吧!

“逝者如斯,而未尝往也;
盈虚者如彼,而卒莫消长也。
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
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;
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
则物与我皆无尽也。
而又何羡乎?
且夫天地之间,物各有主,
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
惟江上之清风,
与山间之明月,
耳得之而为声,
目遇之而成色,
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
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
而吾与子之所共适。”
--- 千年前左迁的苏子望着烟波渺渺的长江水
有感而发
一千年已过 物是而人非
是否今晚也会有哪位多愁善感之过客
能留下吟唱千年的名篇呢?

晚风伴着海的咸味
饱经日光注视的沙滩
依旧散发着余热
欢乐在夏夜里发酵
我幸福的要死
我 中了夏夜的毒~~
二零零九年夏 八月六日晚 二十点三十四分